黄花白及
Bletilla ochracea Schltr.
科名:兰科
形态特征:植株高25-55厘米。假鳞茎扁斜卵形,较大,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,富粘性。茎较粗壮,常具4枚叶。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8-35厘米,宽1.5-2.5厘米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。花序具3-8朵花,通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;花序轴或多或少呈“之”字状折曲;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1.8-2厘米,先端急尖,开花时凋落;花中等大,黄色或萼片和花瓣外侧黄绿色,内面黄白色,罕近白色;萼片和花瓣近等长,长圆形,长18-23毫米,宽5-7毫米,先端钝或稍尖,背面常具细紫点;唇瓣椭圆形,白色或淡黄色,长15-20毫米,宽8-12毫米,在中部以上3裂;侧裂片直立,斜的长圆形,围抱蕊柱,先端钝,几不伸至中裂片旁;中裂片近正方形,边缘微波状,先端微凹;唇盘上面具5条纵脊状褶片;褶片仅在中裂片上面为波状;蕊柱长15-18毫米,柱状,具狭翅,稍弓曲。花期6-7月。
地理分布:产陕西南部、甘肃东南部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和云南。生于海拔300-2350米的常绿阔叶林、针叶林或灌丛下、草丛中或沟边。
中药名:黄花白及
入药部位:块茎
采收加工:秋末春初采挖,除去鳞叶、残茎及须根,洗净,用沸水煮至透心或趁鲜切纵片,干燥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 苦、甘、涩,微寒。归肺、肝、胃经
【功能与主治】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、用于咯血、吐血、外伤出血等多种出血症,疮疡肿毒,皮肤皲裂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6~15g,打粉冲服3~6g;外用适量。
【注意】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